新闻网讯(通讯员 庄浩)9月16日下午,学院在“一站式”学生社区举办“纸短情长诉思念,军训砺志传家信”主题活动。活动以家书为纽带搭建情感桥梁,帮助25级新生梳理军训成长感悟、传递亲人的期盼,深化军训育人内涵,吸引众多新生参与。

“军训是成长的试金石,家书是心灵的避风港,希望同学们能在笔墨间卸下疲惫,在字里行间感受温暖,让‘一站式’学生社区成为大家军训路上的‘情感补给站’。”活动开场,学员八队辅导员王勇老师的话语亲切温暖。
25机电军士(2)班的梁启辉作为本次活动的“家书分享者”,手持家书走向台前,声音虽因动情略带哽咽,却字字有力:“亲爱的爸爸、妈妈:当这封信抵达您们手中,我已融入军士学院这个大家庭,度过了许多难忘时光……”
他在信中细数军训日常——清晨训练场上的唤醒哨声、队列训练后浸透迷彩服的汗水、学院“令行禁止”的纪律规范、与队友并肩训练的默契。这些细节戳中在场新生共同记忆,有的悄悄红了眼眶。
“从前觉得‘月是故乡明’只是诗句,如今懂了牵挂的重量;从前不懂‘更上一层楼’的欣喜,现在明白突破自我的成就感。待我回家,一定慢慢向爸妈诉说这些闪光的军训故事。”梁启辉读完,台下响起掌声,这份牵挂与自豪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家书书写角”的长桌前,同学们有序围坐:有的低头沉思,将军训中的苦与乐凝于笔尖;有的时而停顿,眼里充盈激动的泪水,继续写下对家人的牵挂。
“妈,您放心!我在军士学院一切都好,队长常叮嘱我们注意身体,班长会耐心帮大家调整训练动作,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都揣着参军报国的梦,相处得特别投缘。训练虽累,但我明显觉得自己变了,变得做事不再怕难、也不再爱偷懒,反倒更懂咬牙坚持的意义。现在的我,正一步步朝着‘合格军士生’的标准靠近,您等着看我的进步!”25级无人机军士(3)班的易天诚在信中朴实报平安,满是成长的自信。

25计网军士(2)班女生许玉卓则细数蜕变:“爸、妈,我不再赖床,清晨听哨就起身;不再遇事退缩,内务整理要求再高、队列训练再累,都会咬牙坚持。军训让我学会独立,也懂了您们的辛苦,等我学好本领,换我守护家!”
家书虽短,却承载着亲情与成长;军训虽苦,却锤炼着意志与担当。未来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会举办更多有温度、有深度的活动,让新生在关爱中成长,在磨砺中成才,真正走好军士生涯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