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学院】学院开展“青春逐梦正当时”理想信念主题教育活动
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阳阳 周琳林)为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筑牢理想信念根基,3月18日,物流学院实习生周琳林以“破局精神内耗,争做时代先锋”为题,在“一站式”学生社区为学生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课程通过案例剖析、互动问答、数据佐证等形式,将理论阐释与实践指导相结合,为青年成长赋能。
“看到同学考证、竞赛丰收,自己却在犹豫是否行动;刷到行业‘夕阳论’便自我怀疑……”课堂伊始,周老师以三个贴近学生生活的场景切入,现场邀请两名学生分享亲身经历。有同学坦言:“总担心准备不足不敢参赛,结果陷入‘想得多做得少 ’的怪圈。”这一困惑引发全场共鸣。
针对普遍存在的“精神内耗”现象,周老师引用余华“心里的戏太多”的生动比喻,结合某高校跟踪调查数据——拥有明确职业理想的学生内耗指数降低47%,指出根源在于“行动滞后于理想、过度关注不可控因素”。
课程深入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创新性提出“三维防护体系”:在思想维度,以某985高校休学案例为镜,剖析目标感缺失的危害,强调理想信念如同“精神钙片”,增强心理韧性;在实践维度,借鉴华为“天才少年”目标拆解法,倡导“目标颗粒化”;在价值维度,通过武汉大学抗疫志愿者、北斗建设者等案例,阐明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深层逻辑。
“从古代丝绸之路到武汉中欧班列,物流人历来擅长破局。”周老师以行业发展为切入点,结合全国物流人才缺口60万的现实,激励学生将专业理想融入时代需求。
针对“如何摆脱内耗”,周老师给出“三个行动锦囊”:一是“1分钟启动法”——用微小行动打破拖延,如写报告时告诉自己“先写1分钟”;二是“不完美行动日”——一周允许自己犯小错,破除“完美主义陷阱”;三是“物流人夸夸墙”——记录每日小成就,强化正向反馈。
“当你在短视频的浮光掠影中感到虚无时,听听内心的声音:‘我想成为怎样的人?’”课程尾声,周老师以一片历经风雨仍坚韧生长的树叶为喻,寄语学生:“破除内耗的魔法,藏在每个‘已完成’的瞬间里。”
本次思政课通过直击痛点的内容设计、鲜活生动的案例解析,为青年学生提供了可操作的破局路径,赢得师生广泛好评。课程结束后,多名同学表示:“老师的‘目标拆解法’让我不再害怕挑战,接下来要把职业规划细化到每日学习中。”
上一条:【电信学院】一堂生动的礼仪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