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从校园到国事礼仪舞台:赵子月的逐梦之路
五月初的上海,阳光透过兴国宾馆庭院里的香樟树,在青砖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身着笔挺制服的赵子月正在宴会厅里反复练习铺台,她的动作行云流水,桌布如丝绸般展开,餐具摆放整齐划一,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
大学期间,就读于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交通服务与管理学院高铁乘务专业的赵子月,早已在礼仪领域崭露头角。作为学校礼仪社社长,她带领团队圆满完成多次重大赛事的礼仪接待工作。在指导老师谢曼丽的严格训练下,她不仅掌握了扎实的礼仪基本功,更培养出对高端礼仪接待工作的向往。
“那时辅导员张老师极力推荐我去上海兴国宾馆,后期考核通过可以加入东湖集团国事礼仪团队。他们负责外事活动、进博会等重要接待,能加入这样的团队,是我梦寐以求的事。” 赵子月回忆起初心时,眼中闪烁着光芒。
毕业后,赵子月没有丝毫犹豫,直接选择入职上海兴国宾馆 —— 这家隶属于东湖集团的知名酒店。她深知,这里是距离梦想最近的地方。初到宾馆,她从最基础的中餐厅服务做起。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宾馆,她就已经在包间里开始练习铺台。“第一次铺台时,桌布总是皱巴巴的,餐具间距也把握不好。” 赵子月笑着说,“但我告诉自己,每一次练习都是在为梦想铺路。” 她主动向经验丰富的老员工请教,仔细观察他们的操作技巧,下班后还留在宾馆加练,常常练到深夜,整个宴会厅只剩下她练习的身影和微微的灯光。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着在校积累的礼仪基础和自身的刻苦努力,赵子月的业务能力飞速提升。当得知东湖集团国事礼仪团队即将开始选拔的消息时,她既兴奋又紧张。选拔考试对身高体重有着严格要求,那段时间,她每天五点准时起床跑步,严格控制饮食;在专业技能准备上,她更是全力以赴。考前两周,她几乎将所有的空闲时间都投入到练习中。铺台、折花、斟酒,每一个动作都反复打磨。“折花是最让我头疼的,为了折出一朵完美的餐巾花,我常常一练就是几个小时,手指被餐巾纸磨得又红又疼。” 但她从未想过放弃,反而越挫越勇。曾经在学校礼仪社积累的经验和参加集团铺台比赛的经历,让她在练习时逐渐找到了感觉,动作也愈发娴熟流畅。
选拔当天,走进考场的赵子月虽然内心忐忑,但眼神中透着坚定。她深吸一口气,将这段时间的努力和汗水化作一个个标准而优雅的动作。最终,她凭借出色的表现,成功入选东湖集团国事礼仪团队。
进入团队后,赵子月迎来了更系统、更严格的培训。英语培训课上,老师模拟各种外事接待场景,她跟着反复练习点餐、接电话预定等口语表达,常常利用休息时间对着镜子纠正发音;技能训练中,铺台的标准被细化到毫米,每一条桌布的褶皱、每一件餐具的角度都有严格要求,她不厌其烦地调整、练习,力求做到零误差;三感教育培训更让她深刻认识到这份工作的责任与使命,“我们的服务不仅代表着个人和集团,更关乎国家形象。” 赵子月严肃地说道。
在实际接待工作中,赵子月也经历了从紧张到从容的蜕变。第一次接待市委市政府领导时,她紧张得手心冒汗,“站在宴会厅里,看着领导们走进来,我大脑一片空白,差点忘记了流程。” 多亏了师傅在一旁及时提醒和指导,她才逐渐镇定下来,顺利完成任务。此后,每一次接待,她都认真总结经验,仔细观察领导的喜好和习惯。慢慢地,她不仅能独自完成高难度的中宾铺台,还能根据不同领导的风格,提前做好个性化的服务准备。在一次接待外国总理的重要任务中,她与同事默契配合,凭借专业的服务和优雅的仪态,赢得了外宾的高度赞扬。
“每一次站在接待现场,我都能感受到梦想的力量。” 赵子月感慨地说,“从校园里的礼仪梦想,到如今站在国事礼仪的舞台上,这一路走来虽然充满挑战,但每一步都让我离梦想更近。未来,我会继续努力,用更专业的服务,在这个舞台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在这个生机盎然的五月,赵子月依然在东湖集团国事礼仪团队的训练室和接待现场忙碌着,用她的热情和专业,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通讯员 张钰培 来源: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相关链接:https://ugc-s.cyol.com/share/mp/articles/2025-05/20/content_2Mz2F4Zze.html?mp=true&share_time=1747745392
上一条:党委书记杨震为教职工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