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借”来的展览,“染”红了汉口江滩
极目新闻2023-03-12 14:46
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
通讯员 周全
实习生 乔梦涵
视频剪辑柯称乔梦涵
小红帆,在春风中飞扬。3月11日上午,武汉汉口江滩雨后天晴,武汉抗洪纪念碑与横渡长江博物馆之间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小红帆志愿服务队”40余名志愿者,身着红马甲,穿梭在“借来”的60多块红色展板之间,给游客讲解武汉的红色历史。
“小红帆”在武汉抗洪纪念碑前合影(胡铠枫摄)
“1926年底至1927年夏,大革命中心移师武汉,中共中央机关由上海迁到武汉……”“武汉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中国革命的艰难探索和曲折发展……”上午9时许,极目新闻记者看到,几名学生志愿者趁着参观者还不多,抓紧时间练习。之前,他们刚刚从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借来了这些展板,另有一些实物展品,暂存在横渡长江博物馆内展出。
活动从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出发(胡铠枫摄)
原来,“小红帆志愿服务队”队员连续多年在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八七会议旧址、农讲所旧址等红色场馆担任志愿讲解员,促成了去年11月份的“红色文物进交院”活动。那次活动的受欢迎程度,让队员们看到了红色文化资源流动起来的好处,便萌发了组织了“红色故事进江滩”活动的想法。
志愿者在为游客讲解
“让红色资源从纪念馆里走出来,也许能教育和感染更多的人。同时,红色文化也是旅游资源,我们希望尝试将两者更好地结合。”该校2020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胡佳炜表示,这样的活动既是践行雷锋精神,也是对自己专业素养很好地锻炼。胡佳炜说:“以前在面对很多游客时我会非常紧张,从脸一直红到耳朵。但是经过一次次志愿讲解活动的历练,我不再胆怯,可以非常自信地向游客们展现我们的中国文化。”
志愿者在为游客讲解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交通服务与管理学院党支部书记孙真说:“我们的学生志愿者为这次活动准备了很久,他们利用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到弘扬红色文化的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中,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小红帆志愿服务队”成员以交通服务与管理学院为主,也吸引了不少其他专业学生。2022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何子威,就是其中一员。去年,何子威偶然在红色场馆听到了“小红帆”志愿者们的激情讲解,深受触动。作为在部队服役过的退役军人,何子威深知其中的艰难与不易,因此想将这样的一份红色文化精神传承下去。“虽然我不是旅游相关专业,之前也没有讲解的经验,但我很希望为宣传武汉的红色文化出一份力。”
两代志愿者合影(胡铠枫摄)
这次活动,不仅得到了学校、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横渡长江博物馆、江滩公园等方面的大力支持,还引来了民间组织的助力——江滩志愿者叔叔阿姨们主动帮忙,摆展板、放沙袋、引导游客,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热情的笑容。作为在江滩服务多年的志愿者,俞阿姨表示,看到年轻一代的志愿者时心潮澎湃,感受到了共鸣,“我认为应该要把志愿者服务精神传承下去,而不是‘三月来四月走’,这是我们作为志愿者共同的理念。”
“小红帆志愿服务队”指导老师、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李勤表示,“小红帆”从十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百余人的规模,志愿服务方式也从走进红色场馆服务,到主动策划户外展览活动。这种升级,不仅是志愿服务品质的升级,也是课外实践锻炼价值的升级,是一次思政教育创新形式的升级。
相关链接:http://jms.ctdsb.net/jmythshare/#/index_share?contentType=5&contentId=1687266&cId=0&tencentShare=1
上一条:师生家电维修进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