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记者 叶以萌 通讯员 童运雄)8月18日,由武昌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主办、我校经济管理学院承办的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岗前适应性培训开班典礼在尚能楼409室举行。来自全区的安排工作退役士兵、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工作人员及校方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为期10天的培训。武昌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李艳霞、副局长周启蒙,学校副校长镇伟,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徐敏、书记刘伟及学院教师代表、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代表出席本次开班典礼。典礼由武昌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周启蒙主持。

开班典礼现场
据悉,通过经济管理学院积极申报和第三方评估,今年上半年我校成功获批为武汉市退役军人职业技能承训机构。本次培训旨在通过系统性课程帮助退役士兵完成角色转换,提升职业竞争力,为武昌高质量发展注入“军”能量。
开班典礼上,往年安排工作退役士兵优秀代表、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和晓以“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为题,分享了从军营到地方的转型经验。他结合自身经历,从严守纪律、保持学习、主动融入三个维度,讲述了如何将军人的执行力转化为地方工作的核心竞争力。“脱下军装不是终点,而是人生新赛道的起点。”和晓同志鼓励学员们以空杯心态投入学习,在新岗位上续写忠诚与担当。他的发言引发热烈共鸣,现场掌声阵阵。
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何晓发言
2025年度安排工作退役士兵代表李奇元在发言中表达了全体学员的共同心声:“从‘橄榄绿’到‘志愿红’,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初心。”他代表全体学员承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虚心学习、积极实践、永葆本色,努力在武昌这片热土上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其铿锵有力的表态,展现了新时代转业军士的昂扬斗志。

学员代表、退役士兵李奇元发言
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镇伟在讲话中介绍了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本次培训聚焦“政治引领、技能提升、心理调适”三大模块,不仅涵盖政策解读、公文写作等基础课程,更融入AI工具运用、短视频剪辑等前沿技能,并通过红色教育基地参观、职场模拟演练等实践环节,帮助学员全方位适应地方工作节奏。“我们将发挥职业教育优势,为退役军人量身打造‘充电续航’平台。”副校长镇伟表示,校方将全程跟踪服务,确保培训实效。

副校长镇伟发言
武昌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李艳霞在讲话中强调,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做好安置工作是政治责任。她从政策保障、职业发展、权益维护三个层面作出部署:一是严格落实“阳光安置”机制,确保岗位质量;二是建立“培训-就业-创业”全链条服务体系,提供“一对一”职业指导;三是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引导退役军人在基层治理、应急救援等领域发挥先锋作用。“希望大家牢记‘三个务必’——务必严守党纪法规、务必牢记军人本色、务必适应角色转变。”局长李艳霞的殷切嘱托,为学员们指明了前行方向。

武昌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李艳霞讲话
开学典礼在全体人员的合影中圆满落幕。本次培训将持续至8月29日,期间还将举办企业对接会、优秀退役军人事迹报告会等活动。武昌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联合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为学员建立“培训档案+就业台账”,跟踪评估培训效果,确保每位转业军士“学得会、用得上、稳得住”。
院长徐敏表示,经济管理学院将以此次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岗前适应性培训为契机,将“精准赋能、实践导向”的理念延伸至全领域社会培训,聚焦区域发展需求,联动政企资源构建多元课程体系与全链条服务机制,在职业教育服务社会、助力区域人才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持续贡献力量。

开班典礼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