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门户

交院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交院要闻 -> 正文

黄黎慧:职教先锋领航深蓝,铸魂育人锻造“船舶工匠”

    日期:2025-07-02    作者:    编辑:汪云凤    编号:  审核:石临风      来源: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点击:

记者 刘苒漪

在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提起黄黎慧副院长,师生们眼前总会浮现出一个步履坚定、眼神专注的身影。言谈间,既透着对船舶事业的热忱,也饱含着对育人的执着。作为副院长兼船舶工程技术教研室教师党支部书记,她不仅是讲台上的严师,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也是产教融合的积极推动者。

黄黎慧个人照

“三信”铸魂,她是支部的“领航旗手”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八个字得刻在心里,更要落在行动上。”这是黄黎慧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党支部书记,她创造性地提出了“信仰、信念、信心”的“三信”工作法,带领支部党员们高扬“领航旗”、树牢“先锋旗”、打造“标杆旗”、弘扬“文化旗”。老师们都说:“黄书记有股子凝聚力,能把人心聚拢,把方向把准。”在她的带领下,支部不仅入选了“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她本人也入选了教育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养对象,支部里更是走出了不少全国优秀教师、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等优秀骨干教师。

产教融合,她是教改的“开路先锋”

“专业链要紧密对接产业链,课程链要深度融入创新链!”黄黎慧深知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作为专业负责人,她一头扎进教学改革,牵头建成了国家级船舶工程技术资源库中的《船体加工与装配》课程。那些年,她和团队常驻实训基地,潜心钻研“小企业·大师傅”培养模式,荣获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她主编的《船舶强度计算与结构设计》成为国家规划教材。

最让她欣慰的,是近五年她和团队老师指导学生在各类大赛中屡获佳绩,斩获24项特等奖、金奖。“看到他们设计出精妙的航行器,在CAD图纸上挥洒创意,成长为’大学生自强之星’、‘长江学子’,这就是我们职业教育的底气!”她指导的学生,正努力成长为新时代船舶工匠的生力军。

校企联建,她是产业的“技术纽带”

“职业教育脱离了产业,就是无源之水。”黄黎慧是这么想的,更是这么做的。她主动承担起“校企联络员”的角色,近两年时间里——这个时间段记录着她在中国长航青山船厂、理工光大造船等企业车间、船坞穿梭的身影。“黄老师,这个EGCS改装图纸还得优化!”“好,我们团队一起攻关!”她主持的《5800TEU EGCS RETROFITTING图纸设计》等横向项目,切实为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创造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她的团队还获得了《船舶焊接可调节支撑头》等实用新型专利,将技术成果应用于生产一线。

作为全国舰船科普教育基地负责人,她积极将船舶知识带出校园,为中小学生和社会船员播撒“海洋强国”的种子。“让孩子们摸摸船模,听听舰船故事,蓝色的梦想也许就在心里生根发芽了。”

亦师亦友,她是学生的“梦想舵手”

在学生眼里,黄老师“严”字当头,却暖在心头。她牵头打造的智慧船运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成了学生们“沉浸式”学习的乐园。“在虚拟驾驶台前操作,跟真的一模一样,学得快记得牢!”学生们兴奋地说。她指导的学生团队在“挑战杯”等赛事上崭露头角,更在创新创业中找到了自己的航向。“船舶产业关乎国家战略,我们培养的不仅是技术工人,更是’海洋强国’的建设者!”她推动支部党员与企业导师联手开设“订单班”,将“船舶强国”的信念融入每一堂课。近三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稳稳保持在96%以上,学生们一毕业就成了行业抢手的“生力军”。

从三尺讲台到轰鸣的船厂车间,从精研支部建设到深耕产业服务,黄黎慧用行动诠释着“双带头人”的担当。她是职教改革的攻坚者,是产教融合的铺路石,更是学生梦想的领航员。正如24级船舶1班胡文卓同学感叹:“黄老师不仅教会了我们造船的本事,更在我们心里点燃了驶向深蓝的灯塔。”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黄家湖西路6号     邮编:430065      Email:whjzy@whtcc.edu.cn

招生办公室电话:027-88756299

Copyright ©2004-2025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鄂ICP备06007470号   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0315号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官方抖音

  • 数字武交